GENACTION 博客
 
   返回
絕地求生
By Karen - Young Envoy 2018 
25 Oct 2018

最近,我們很多時候都能看到街上無論大人、青年和小朋友都在玩著一個手機遊戲,絕地求生(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而玩家通常稱此遊戲為「吃雞」。這是一款戰術競技遊戲,玩家需要在短時間內搜集不同武器,例如槍、手榴彈、刀等,想辦法殺掉其他玩家,活到最後。這個遊戲深受大眾,特別是兒童的歡迎,而我自己亦是其中一名玩家,有空時亦會與朋友同學等一起遊戲放鬆。

 

在遊戲中反映現實

在遊戲過程中,我突然把在遊戲中的人物持槍和其他玩家駁火的情境聯繫到在一些國家中的童兵問題,例如南蘇丹。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童兵是任何參與常規或非常規武裝部隊或武裝組織,從事任何一種工作的18歲以下兒童,包括且不局限於廚子、搬運工、遞信員和任何輔助這些人工作的兒童。該定義還包括受雇進行性活動或被迫結婚的女童。因此它不僅僅指那些攜帶或曾經攜帶過槍支的兒童。

 

大衞的故事

故事來源:https://www.unicef.org.hk/long-way-back-to-freedom-child-soldiers-in-south-sudan 重獲自由的漫漫長路──南蘇丹童兵(節錄)

 

大衞*年僅16歲、身材瘦削,難以說下去的時候,三度拍着哥哥的膝蓋,才有勇氣繼續說下去。他一開始就低頭,輕聲地說話,似乎想掩蓋那些可怕的經歷──1年前南蘇丹爆發暴力事件時,他和另外約1.2萬名兒童被武裝部隊徵召入伍。武裝人員來到學校,帶走他和另外100多名同學。他們都被嚇壞了,問武裝人員為甚麼帶走他們。綁架他們的人說,參戰並捍衞自己的部落,是他們的職責。不久,大衞就被帶到一個軍事營地,與同學分開。他要與一群毫不相識的13至18歲男孩一起,承受了長達3個月的殘酷軍事訓練,學習如何使用武器和作戰。大衞*解釋說:「最糟糕的是凌晨3時就被叫醒開始進行訓練,訓練一直到中午。我們一周只能吃3次飯。如果學不會用槍,他們就會打你。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儘管經歷這麼多不幸,大衞*還是面帶笑容。被問到甚麼時候最快樂,他的臉上發光,又變回了孩子的模樣。他說:「在戰爭開始以前,我們踢足球、上學、看電影。 」「這裏甚麼都沒有,我們已在受苦,我們也不能上學。」「我們要國家和平。」

 

Self Photos / Files - 3

16歲的大衞*自逃離迫他入伍的武裝部隊後,一直住在南蘇丹本提烏平民保護區。

© UNICEF South Sudan/2014/McKeever

 

香港幸運的孩子

而在香港的孩子是幸運的一群,他們只需要拿起電話,就能玩到這些槍戰遊戲,若玩到厭倦時一個按鈕就可以離開,回到現實世界。但在南蘇丹的兒童的命運就不一樣了,就好像大衛*一樣,他們手上拿著的是真槍實彈,面對的更是真正的戰爭,隨時會有生命危險。而想要離開,亦是十分艱難。就算能夠離開,兒童在戰爭或這些武裝訓練中亦會對他們造成極大的心理陰影和創傷。

 

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兒童應該擁有生存權,發展權,參與權和受保護權。從大衛的故事中我們可以見到被強徵為童兵的孩子,他們的權利是被剝奪的。童兵多數被安排到前線作戰,面臨隨時受襲和被虐待的危險,另外,他們亦被剝削接受正規教育、享受閒暇的權利,被逼進行持續的武裝訓練。這一系列的情況讓童兵的身心健康有著負面的影響。這種惡劣的成長環境不但會對兒童的生理成長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缺陷,另一方面亦會對孩子心理留下永不磨滅的傷痕和陰影。

 

© UNICEF/UN0275970/Chol

 

我們作為青年使者雖然能力有限,但我們可以嘗試將這些訊息透過在社交媒體上傳遞給我們的家人、老師、朋輩等,提升他們對童兵問題的關注,並鼓勵他們支持UNICEF的工作,令這些被逼成為童兵的兒童能夠重新擁有一個快樂和安全的童年,免受傷害。

 

*化名